故障注入是检验可观测性建设成熟度的有效方法
· 阅读需 10 分钟
随着云原生、微服务等技术给企业带来竞争力的同时,也使得系统更加的复杂。日趋复杂的系统让故障根因难以排查,导致处理故障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对问题的定位上。能够明确知道系统发生了什么是进行问题定位的前提之一,所以如何对系统进行监控,如何获取到规模庞大的系统 的运行状态,也都成为了新的挑战,这种挑战反过来也促进了可观测性领域的发展。
可观测性的目标
对于很多成熟企业,很多已经构建了APM、NPM等监控体系,以及Trace、Log分析系统等。而对于一些起步不久的企业,可能还处于可观测性建设的初期阶段。
那么对于不同阶段的企业和技术团队,是否对可观测性的要求有所差异呢?
总体上来说,可观测性代表了当前对系统形成洞察的能力,可观测性成熟度越高,对系统的洞察能力就越深入越完整,即系统的可观测性成熟度越高,就能越迅速、越准确地从发现的问题中找到根本原因。因此无论企业目前处于什么阶段,当前可观测能力的建设水平如何,其对于可观测性能力建设的目标应当都是一致的。
目标具体包括:
- 更全面的数据采集
- 更有效的关联各种类型数据
- 更快速与自动化的确认问题根因
各个企业在观测性建设成熟度上的差异,也主要体现在对这些目标的达成程度的差异。